充分发挥小尾寒羊的高产多胎特性 加快肉羊产业发展
原发表日期:2003-10-26
来源:中国畜牧业协会羊业分会
作者:山东省梁山县畜牧中心主任 陈大林
小尾寒羊是我国优良的地方品种,以成熟早、四季发情、高产多胎、体大、生长发育快而著称,许多生产性能可以和世界著名的多胎品种--芬兰的兰德瑞斯羊和前苏联的罗曼诺夫羊相媲美,被国家列为二类保护动物。山东小尾寒羊的数量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不足3万只发展到现在的近400万只,推广到全国20多个省、市、自治区,已为我们国家畜禽地方品种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起到了示范推动作用。 小尾寒羊之所以20多年长盛不衰,特别是近几年风靡全国,原因不外乎以 一是小尾寒羊适应了市场的需求。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,化纤工业原料问题的逐步解决,以及人们膳食结构的变化,养羊业出现由"毛"到"肉"的变化。有资料显示,改革开放20多年来,羊肉是所有畜产品中唯一没有波动的产品,羊肉价格一直稳中有升,人们对羊肉的需求空间还相当大。而小尾寒羊一年两胎或两年三胎,每胎平均2羔以上左右,而且生长发育快,肉质好,具有其他品种无可替代的优势,是目前国内开展经济杂交、进行羊肉生产的理想母本之一。 二是适应了圈养的需要。近年来,为保护生态环境,国家加大了退耕还林、 三是经济效益好,适应了扶贫开发的需要。小尾寒羊具有体格大、多胎高产、 四是适应性强。小尾寒羊耐粗饲,除青草外,树叶、豆秸、花生秧、地瓜秧 五是推广服务工作做得好。多年来,小尾寒羊重点产区及有关部门,把发展 (一)产区自然条件 小尾寒羊的主产区--鲁西南,地处黄河冲积平原,海拔50m,气候适宜,年平均温度13.6℃,绝对最高温度40℃,绝对最低温度18℃,年降水量700mm以上,无霜期200多天。产区饲草饲料资源丰富,饲养条件较优越,小尾寒羊的饲养方式主要是户养,采取舍饲和半舍饲,放牧距离短,种公羊一般都是舍饲饲养。 (二)外貌特征 山东小尾寒羊有三个典型特征即①公羊头大颈粗,有螺旋形大角;母羊头小颈长,有小角或无角;②四肢高而健壮端正,体躯长而呈圆筒状;③尾肥呈圆扇形,尾尖上翻,在飞节以上。该品种按被毛特点可分为三个类型即①裘皮型,其毛股清晰,花弯明显,产羔率稍低,约占羊群的53%~90%;②细毛型,其毛细密,花弯较小,产羔率稍低,约占羊群的9%~14%;③粗毛型,其毛粗、花弯较大,产羔率中等,在羊群中比例很少。 (三)繁殖特性 初情期5~6个月,初配年龄为公羊8月龄、母羊6~7月龄。常年发情,但以春、秋季较为集中,发情周期为16~17天。怀孕期为146~150天,平均胎产羔数为2.5只,可安排两年三产,羔羊初生重平均为3.63kg,断奶成活率在90%以上。 (四)体尺体重 成年公羊的体重为80~90kg,体高、体长和胸围分别为 (五)产毛性能 成年公羊年剪毛量4kg,母羊2kg以上;净毛率在60%以上 (六)小尾寒羊的生活习性 1、 舍饲为主放牧为辅 小尾寒羊个长期以舍饲方式饲养,加之体较大,故 2、 喜干厌湿 小尾寒羊的栏圈要经常更换垫草或铺撒垫土,若久居潮湿之 3、 喜盐耐渴 每只羊每天需补充食盐10-15g,尤其是夏季和秋季,补盐方 4、 嗅觉灵敏,胆小易惊 母羊识别羔羊主要是通过嗅觉,这提醒我们在寄 1、搞好小尾寒羊的持续选育,提高竞争能力。在小尾寒羊的选育工作中,要运用群选群育相结合,嫁接高新技术的育种方法,加大小尾寒羊的选育力度。在育种方向上,重点加强高繁系(繁殖率在300%以上)和体大系的选育,注重斗羊的定向培育。在产区,各县都要根据小尾寒羊的育种方向,逐步形成核心育种群,在此基础上,进而形成核心群、育种群、繁育群三种育种体系。在产区,要按照育种协作组的要求,对小尾寒羊重点饲养户和规模场进行良种登记,建档立卡,做好选种选配工作,建立以良种登记为基础的良种繁育体系。 2、利用小尾寒羊多胎特性、开展经济杂交,进行肥羔生产。美国专家估计,上个世纪70年代,美国羔羊肉生产所增加的经济收入中,有25%是芬兰羊多胎的结果。小尾寒羊是目前国内进行经济杂交、开展肥羔生产的理想母本之一。据姚树清先生等报道,利用无角多赛特羊与小尾寒羊杂交,杂交一代胴体重达到24.20±1.64千克,屠宰率为54.49±1.79%,其中后腿及腰肉重11.15千克,占胴体重的46.07%。利用小尾寒羊作母本,引进国外大中型肉用绵羊品种作父本,进行经济杂交,生产肥羔,是加快小尾寒羊开发利用、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。 3、加强科技攻关,提高开发水平。除加强小尾寒羊新品系培育研究外,根据当前养羊业生产现状,应重点两方面的研究:一是加强小尾寒羊规模化舍饲配套技术研究
以提高生产性能和降低生产成本为目标,通过集约化现代养羊技术的组装与推广,实现小尾寒羊的规模化高效生产。主要研究项目包括规模化羊舍建筑及附属设施设计规范、青粗饲料加工调制技术、预混料及蛋白质平衡料配方技术、羔羊早期断奶及羔羊代乳料生产技术、母羊阶段性补饲技术、后备种公羊科学培育技术、繁殖母羊频密繁殖技术、适宜羊群结构比例的确定等。二是加强优质肥羔专业化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
主要包括最佳杂交父本的引进与筛选、不同规模和不同饲养方式下的羔羊快速育肥技术研究、不同生长阶段羔羊的日粮配方及适宜供给量研究、肥羔生产卫生保健技术规范等。同时在广泛开展杂交的基础上,有计划地开展肉羊新品系(种)的培育工作。 各地引种小尾寒羊的目的就是为了利用优良特性生产更多的羊肉,或培育新 1. 产区畜牧部门,到办有"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"的单位或专业户处购种,请当地种畜禽质量监督员帮助把关,并请卖方开具种畜合格证。 2. 羊过程中,不要单纯追求腿高、体高,在注意观察外貌特征的前提下,应以体重、繁殖率为主要选种指标。 3. 引进后1~3天饮用口服补盐液,以维持种畜体液的酸碱平衡,减轻应激反应;引进后要精心饲养,细心观察种畜采食、排粪等方面的状况,确保平稳地适应新环境;根据当地疫病流行特点及时注射防疫疫苗。 4. 在饲养过程中,不要与山羊或当地羊混牧,不要在山区大群长时间、远距离放牧,每只母羊每天需要补饲0.2-0.3千克精料、公羊每天需要补饲1-1.5千克精料,60-80只羊每天补饲1千克食盐,公羊以栓养为主。 5. 条件恶劣的地区不宜引进,长江以南潮湿多雨地区不宜引进。 |